徐新華
地方戲與精品工程
地方戲的生態(tài)好似一個地域文化的標志和風向,,它的盛衰存亡,,直接反映出這個地域的戲劇生態(tài)和文化生態(tài),。近年來,,為了挽救和避免全國地方戲劇種的危亡,,國家和地方政府,、文化部門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我以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雙軌并置,。
作為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的地方戲,凝聚著一方水土的歷史積淀,、民俗風情,、人文精神,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發(fā)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乃至思維,、行為方式已經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當今時代,,非但不可能再產生新的地方戲劇種,,原有劇種也漸呈頹勢,“非遺”將其歷史價值作為“標本”來加以保護,,以便留存,,非常及時,,非常有效。但一個劇種的存活絕不能僅僅依賴于“保護”,,它必須在保持劇種原有特質,、不一味迎合市場的前提下,隨著今天人們的欣賞習慣和審美趣味而改變而發(fā)展,,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的實施正是將地方戲“激活”,,使其在今天的社會形勢下找準位置,,調整方向,,有效整合,煥發(fā)生機,!實施舞臺精品工程不是發(fā)展地方戲曲的唯一途徑,,但無疑是最有效途徑之一!
江蘇省在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啟動之初,,在全國率先啟動了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2003年至2010年,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推出了精品劇目,、精品提名劇目66臺,,其中精品劇目35臺,在這35臺精品劇目中,,有21臺是地方戲,!這21臺地方戲分別由省內14家戲劇團體上演,獲得精品劇目使這些劇團不但提高了知名度,,改善了劇團在當地的生存環(huán)境,,而且使當地廣大百姓能夠欣賞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好戲,,最重要的是,在打造省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的過程中,,鍛造,、成長了我省一大批優(yōu)秀編劇、導演,、演員,、音樂、舞美,、燈光,、造型設計,每一個戲劇團隊的藝術水準都得到了整體提升,!有的地方戲劇團因此一改前貌,,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作為一個曾經創(chuàng)作、改編了三部地方戲獲得省舞臺藝術精品劇目的編劇,,我深有感觸,!
有感而發(fā),無意插柳——《真假二十四小時》
產生創(chuàng)作大型現代戲曲《真假二十四小時》的想法緣于2002年,,記不清在哪里看了一篇文章《給說真話以空間》,,我一下子被觸動了!說真話,,當今社會說假話已經成風,,集體說假話,個人說假話,,公開說假話,,私下說假話,而且大部分假話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假話已經成了社會的癌癥,。然而病根在何處?帶著這樣的問題我開始觀察周圍的人,,也常常有意無意地說起這個話題,,我驚喜地發(fā)現每個人說到這個話題都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我也曾追著人打賭,,看一天不說假話能不能生存,,可根本沒人愿意跟我賭。我突發(fā)奇想,,假如有這么幾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因某事而打賭,賭二十四個小時不說假話,,一個新新人類根本沒當回事,,一個滑頭在個人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退縮,一個老實巴交的人實踐自己的諾言,,這一天中該會發(fā)生多少故事,?一個因說假話而心靈不安、或因說真話而罹禍自甘“聾啞”幾十年的老人在適當的時候突然開口,,又會給這個戲抹上怎樣的色彩,?于是,劇本的人物關系,、基本框架在我腦子里漸漸形成,,初定名為《耳聽為實》。
當時,,以我的寫作功力我的認識水平能否把握好這個題材我沒有把握,,但我有把握的是這個戲寫好了一定會有強烈的劇場效果,,無論哪個文化、年齡層次的觀眾都能接受都能興奮,,盡管他們從中接收的信號和興奮點會有不同,;也一定會引起人們的思索,哪怕思索的用意和結論也截然不同,。劇本梗概形成以后擱置了四年,,其間我一直沒有停止過觀察和思考。2006年省文化廳組織去青海采風,,一天晚上我跟陳晶談起這個劇本構思,,她非常興奮,認為完全可以寫,,兩個人不知不覺討論到深夜,。當年揚州市揚劇團約我寫戲,,我立刻全心投入了這個戲的創(chuàng)作,。我將幾個人物身份設置為機關工作人員,因為我注意到,,目前為止,,尚無人正面用舞臺形式反映這么一個龐大的社會主流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而這個群體中的個體最容易被扭曲被壓抑,,最容易說假話又對說假話深惡痛絕,,已然陷入了一個怪圈。我假定自己是那個不說假話的主人公,,我可能會有怎樣的遭遇,?怎樣的煩惱?怎樣的感悟,?越寫越發(fā)現這個話題太復雜,。首先,真話不一定等于好話,,假話有的時候不等于壞話,;其次,一旦觸及政治就太敏感而且說不清,。于是,,我決定寫人性,寫人物在這個過程中的發(fā)現,、困惑,、反思、自省……一個戲的完成除了編劇,、導演,、演員,,最終少不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觀眾的參與,而不同年齡不同閱歷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工作,、生活環(huán)境的人對一個話題思考的結果一定不同,,觀眾的思考范圍和深度一定會超越創(chuàng)作者自己的想象。我想,,這個戲我所能做的大概是讓戲好看讓觀眾感興趣的同時提出問題,,而不是凌駕于觀眾之上強加給他們我的思考結果和答案。劇本出來后,,發(fā)現原先的劇名已經名不副實,,經導演王友理提議,將劇名改成了《真假二十四小時》,。
非常慶幸這個戲有好導演,、好演員和一個優(yōu)秀的藝術團體,從文本到二度,,我們都做了很多大膽的嘗試,,舞臺呈現極其寫意,時空轉換非常自由,,戲立起來以后劇場效果異常強烈,,觀眾有關這個話題的討論也相當熱烈。許多過去不愛看現代戲的揚劇戲迷高興地說,,沒想到揚劇現代戲這么好看,!劇本前后修改12次,時任省文化廳巡視員的劉俊鴻先生對此戲的修改,、提高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支持,,省內專家多次研討,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批評和建議,,最終入選2006_2007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2009年又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呂效平教授看了這個戲的碟片之后激動不已,,認為是近年來省內乃至國內不多見的具有深刻內蘊和人性關懷的輕喜劇,,同時他也對戲的后三分之一部分喜劇因素停滯而轉向政治說教表示不滿和惋惜。
命題作文,,有心栽花——《縣長與老板》,、《諾言》
2008年我應泰州市文化局之約,以當地一位老志愿軍戰(zhàn)士劉紹安的一生經歷為原型,,為泰州市淮劇團量身定做《諾言》,,并且目標明確——沖擊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
劉紹安的事跡相當感人,他和張志久在朝鮮戰(zhàn)場約定,,如果兩人中有一人犧牲,,活下來的人即到這個人家里當兒子,為他的老母養(yǎng)老送終,。劉紹安為了實踐諾言,,轉業(yè)后放棄提干的機會,離開自己山東老家,,離開自己的母親和未婚妻,,來到江蘇泰興張志久貧窮的家,照顧他病重的老母,,張母去世后,,在自己未婚妻的成全下,娶了張志久的大妹妹,,幾十年甘守清貧,,一次次拒絕提拔拒絕進城,將他的幾個弟弟妹妹撫育成人,。說實話,,我被他的事跡深深震撼了!為了一句諾言付出一生,,這是個怎樣的漢子�,。∷奈椿槠迼铠P英為了讓他安心留在張志久家照顧未成人的弟弟妹妹,,居然謊稱自己已經嫁人,卻又為了自己深愛的男人終生未嫁,,這又是個怎樣的女人,!他們的事跡在輕諾重利、道德沙化的當今具有非常的意義和價值,!但是怎樣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把他的一生經歷藝術化地表現,?而且,又不重復《真假二十四小時》的表現手法,?我頗費心思,!
最后,我采取了歷史和現在兩條線索同時并進的寫法,,歷史一條線為重點,,我組織了“戰(zhàn)場許諾”和轉業(yè)后一年間發(fā)生的“踐諾離母”、“赤誠釋嫌”,、“求婚拒婚”,、“戴孝成親”等幾個最具戲劇沖突的場次,現在這條線我則設計了一家雜志記者菲菲出于職業(yè)競爭的需要,力爭“獨家”采訪老年劉紹安,,由此撥開歷史煙云,,有機遷出一幕幕五十年前的往事,但是隨著采訪深入,,菲菲被劉紹安的精神深深感動,,最后主動向主編提出寶貴的精神財富應該由全社會共享,提議讓電視臺播出劉紹安的事跡,,放大社會效應,!設計這條線是為了讓戲在有樣式感的同時,增加戲的厚重和縱深感,,同時在戲的交叉行進中,,反映出當代人跟“劉紹安”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巨大差異,。
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我一次次的流淚,一次次的感動,!這個戲不僅獲得了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和省五個一工程獎,,而且作為泰州市淮劇團的正常上演劇目演了數百場,所到之處,,觀眾無不落淚無不動容,。不過,遺憾的是,,觀眾對于我精心設計的“間離”不太買賬,,他們習慣于欣賞連貫的劇情,不明白為什么剛剛讓他們看得正感動的時候要把戲牽回到現在,。出于對觀眾,、專家、導演提議的尊重,,后來我把這條線去除,,只留了開頭和結尾部分。說實話,,我還是感到很遺憾,,因為這樣的修改,使得戲缺少了應有的思想厚度和藝術含量,,因為,,我的初衷并不僅僅是給觀眾講一個過去了的感人的故事。但是,,怎樣讓觀眾跟你一起思考,,這是一個編劇永遠應該考慮和重視的問題。
同在2008年,《諾言》剛剛完稿,,我接到了揚州市揚劇團修改《老板與縣長》的約請,。這是個難啃的骨頭,因為,,這類題材把握不好就成為純粹歌功頌德的戲,,那樣就沒有多大的價值和意義�,?戳藙”疽院�,,我請求另起爐灶。我看了大量企業(yè)改制的相關資料,,思考企業(yè)改制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意義,,體會這個社會發(fā)展必然過程的艱難,調動自己在縣城生活多年并接觸過多位縣長與老板的記憶,。我發(fā)現,,這期間,曾有許多黨員干部經不住利益誘惑而迷失方向,,也有許多人始終堅持信仰堅守信念,,為人民大眾的利益無私地做著奉獻;這期間,,有的暴發(fā)戶經過提升成為了既懂得企業(yè)經營又懂得社會擔當的企業(yè)家,,有的經過淘洗終究還是小老板或者被經濟大潮徹底淘汰;這期間,,有許多下崗工人經過命運的重新洗牌,,激發(fā)出自身能量,讓生活重新開始,,也有的終日怨天尤人不思進取徹底沉淪……這個歷史轉型時期就是一個社會各色人等觀念轉型心理轉型同時品質接受考驗靈魂接受洗禮的過程,,除了有“戲”,還值得人們思考,,不管身處哪個時期,不管身在何種境況,,人一定應該有永遠值得堅守的東西,!
此時我對揚州市揚劇團的演員陣容已經很熟悉,首先,,我將劇名改為《縣長與老板》,,然后,一個李政成式的獨特縣長余啟禮在我腦海里漸漸成形,,他相貌俊朗,,待人謙和且不乏幽默,但是骨子里特別堅持原則,用劇中云飛的話說就是:表面上笑嘻嘻的好說話,,實際上軟硬不吃油鹽不進,!一個為了達到私利而不斷給李政成一張張出“牌”設置障礙的林老板,一個自小跟縣長相依為命,、含辛茹苦將弟弟培養(yǎng)成才而今下崗在家的姐姐,,一個隨波逐流講求現實但良心尚未徹底泯滅的美女云飛,一個善于察言觀色但不乏正義感的縣辦公室主任,,一群因改制而面臨生存危機情緒激動但心地善良的工人,,一個身家顯赫卻想著回報家鄉(xiāng)的企業(yè)家王老板,一張不出場的林老板的王牌——省長,,這樣一組圍繞著余縣長而設置的人物關系,,當我的人物小傳和他們的戲劇動作完成時,劇本脈絡已大抵完成,!
我寫戲有一個與別人不同的習慣,,我是先決定樣式,然后開始構戲,。這個戲的風格樣式我第一感覺就是要區(qū)別于《真假二十四小時》和《諾言》,,一戲一格,不重復自己,!幾乎沒費什么心思,,我就確定這個戲從頭到尾不用暗轉沒有切光,場次與場次之間由劇中人表現內心的唱段來連接,,同時明場遷換,,讓戲自然流暢一氣呵成!記得吳小平第一次看完戲后說還沒感覺到時間戲就演完了,,我心里非常非常的開心,。
到創(chuàng)排《縣長與老板》時,我和王友理,、趙正方等人組成的主創(chuàng)團隊已經相當默契,,導演二度不僅讓編劇意圖得到充分體現,而且大為增色,,一場余縣長,、林老板、云飛,、丁朋四個人打電話的戲將緊張的戲劇情勢營造得風生水起,,馬大俠等工人擦皮鞋的舞蹈編排得極賦戲曲特點又入情入理,被眾多專家同行譽為“現代戲的新程式”,。趙正方,、馮成杰對這個戲的唱腔,、音樂做了揚劇歷史上革命性的改革創(chuàng)新,李政成最后一大板唱采用過去女腔專用的“堆子大陸”,,結尾采用淮劇擅長的垛板,,真正是酣暢淋漓!每次上演到此處,,李政成幾乎都是一句唱一次掌聲,,結尾處觀眾更是情不自禁掌聲不息,為余縣長的剛正不阿,,為“揚劇王子”李政成的精彩演繹,,若沒有唱腔音樂的成功塑造,僅憑劇情鋪排,、唱詞精彩根本無法達到如此境地,!這個戲2009年囊括了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省新劇目調演優(yōu)秀劇目一等獎,、優(yōu)秀編劇獎等等一系列省內最高獎項之后,2009,、2010 年分別參加中國戲劇節(jié)和上海市國際藝術節(jié),,收獲了中國戲劇節(jié)優(yōu)秀劇目一等獎,收獲了京,、滬兩地專家,、同行以及滬上揚劇戲迷的高度贊譽和以期更上層樓的批評建議!
這個戲的創(chuàng)作,、修改,、演出過程真是一個充滿愉悅的過程,因為在收獲榮譽之外,,又收獲了太多的感動:原省文化廳副巡視員汪人元,、省文化廳劇目室主任陳晶、藝術處長吳小平自始至終高度重視,,每一稿修改,,每一次上演,每一點進步都有他們的支持和幫助,,張弘,、汪人達二位老師和揚州市文化局劇目室主任胡小元等,為此戲的修改出了不少好主意,,戲的最終呈現已經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這個戲獲得精品工程劇目之后,,并沒有束之高閣,,而是和《真假二十四小時》,、《諾言》一樣,到處巡演,,劇團獲得很高的票房,,戲接受觀眾的檢驗,打破了社會上有些人“精品工程劇目=脫離觀眾的戲”的魔咒,;這個戲上演以后,,李政成的老板戲迷朋友如滾雪球般增多,其中一個鐵桿老板戲迷在游說其他老板為揚劇團捐資時常說的一句話是戲里的臺詞:你考慮是做小老板還是做企業(yè)家,?還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一個編劇,還要怎樣的幸福,!
我與地方戲
曾經的夢想從來與戲無關,,但是多少年以后我發(fā)現,戲劇是我的宿命,。自小愛好文學,,7歲開始讀長篇小說,10歲之前我?guī)缀踝x遍了當時國內可以看到的長篇,,之后開始涉獵外國名著,;我14歲下放大豐農村,像真正的農民一樣勞動了兩年,,后來到公社宣傳隊三年,,夜晚排練演出,白天在供銷社站柜臺,,在編織廠編蘆席,;因為家庭出身不好,又有海外關系,,連續(xù)遭受考藝校和進部隊藝術團體政審不過關的打擊之后,,19歲我毅然投奔不嫌棄我家庭出身和背景的寶應縣淮劇團,進團四個月開始挑大梁,,演了整整十年地方戲,;1984年底我回到大豐,在文化館工作,,1990年為了圓未竟的大學夢,,由時任鹽城市劇目室主任的王沂推薦,我報考了南京大學中文系編劇班,,1992年畢業(yè)后,,被調進大豐文化局劇目工作室,開始了我的編劇生涯,。及至此時,,回顧自己的人生道路,,我才吃驚地發(fā)現,一個編劇應該經歷的我都經歷了:從小的文學準備,,插隊的體驗生活,,劇團的舞臺歷練,大學的理論修養(yǎng),,一切的一切,,我似由一只無形的大手指引著來到這里!生命一定有更多的意義,,但我們每個人只能有一個使命,,一個可以歸屬的地方,而我的歸屬就在這里,。
這些年,,地方戲以不可抗拒的魔力一點一點地滲透了我的生活,我與戲曲的關系如同那種相濡以沫的愛情,,不是一見鐘情,,卻讓人不離不棄!我對戲曲心存感激,,對這條道上關心,、幫助、鼓勵,、支持過我的所有人心存感激,!如今,我寫戲已經不為稻粱謀,,亦不僅因為它是我的事業(yè),,我的生活與寫戲已經融為一體,我所有的快樂,,不快樂,,都跟它密不可分。如今,,我只有懷著虔誠之心,,與同道者一起,舉余生之力,,為地方戲的生機,,添一抹綠。